金黃色葡萄球菌 檢測介紹
金黃色葡萄球菌,俗稱"金葡菌",為革蘭氏陽性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形態多為球狀或橢圓狀,常聚集排列狀如葡萄串。金黃色葡萄球菌除了引起感染外,也是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污染食品后,在適當的條件下會產生腸毒素,食用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金黃色葡萄球菌耐低溫、耐高滲、耐熱性強。常見的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品為蛋白質或淀粉含量豐富的食品,如奶、肉、蛋、魚及其制品等。此外,剩飯、煎蛋、糯米糕、涼粉等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有報導。
一般來說,金黃色葡萄球菌可通過以下途徑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員、炊事員或銷售人員帶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帶菌,或在加工過程中受到了污染,都可能產生腸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裝不嚴,運輸過程受到污染等。
中科檢測開展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服務,檢測報告具備CMA資質。
金黃色葡萄球菌 檢測方法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分為:
第一法定性檢驗、第二法平板計數法(適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較高的食品),以及第三法MPN計數法(適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較低的食品)。
第一法/定性法
檢驗過程包括樣品處理、樣品增菌、平板分離劃線、初步鑒定、確證鑒定這5個步驟,整個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5天時間。
第二法/平板計數法
包括5個步驟——樣品稀釋、樣品接種涂布、典型菌和可疑菌計數、鑒定試驗、結果計算,整個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4天時間。
第三法/MPN計數法
同樣包括5個步驟,即樣品稀釋、樣品增菌、平板分離劃線、鑒定試驗、查MPN表確認結果,整個流程全部完成至少需要5天時間。
金黃色葡萄球菌 檢測標準
GB 15979-2002 日常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檢測
《中國藥典》2020年版 四部 通則 1105 微生物限度檢查
《中國藥典》2020年版 四部 通則 1101 無菌檢查法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SN/T 4546-2017 商品化試劑盒檢測方法 金黃色葡萄球菌 方法一
GB/T 14926.14-2001 實驗動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測方法
GB/Z 42840-2023 納米技術 利用金黃色葡萄球菌釋放的胞壁酸檢測銀納米顆粒的效力
金黃色葡萄球菌 檢測流程
服務優勢
1.國科控股旗下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
2.豐富的政策解讀、行業調研及實戰經驗。
3.與相關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長期密切合作。
報告用途
銷售:出具檢測報告,提成產品競爭力;
研發: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質量:判定原料質量,減少生產風險;
診斷:找出問題根源,改善產品質量;
科研:定制完整方案,提供原始數據;
競標:報告認可度高,提高競標成功率;
-
枯草芽孢桿菌檢測枯草芽孢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土壤、水體、腸道等環境中的益生菌,在環境保護、農業、飲食營養和健康保健等領域均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中科檢測開展枯草芽孢桿菌檢測。
-
軍團菌檢測軍團菌檢測除了存在飲用水檢測項目,食品檢測項目中外,空調、水龍頭、淋浴噴嘴也是軍團菌滋生的重要場所。所以中央空調系統、冷熱水循環系統、冷凝脫水盤、空氣加濕器等都要進行定期菌落檢測及鑒定。中科檢測開展軍團菌檢測服務,具備CMA、CNAS資質認證。
-
沙門氏菌檢測在世界各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位居榜首。我國也不例外,在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70%~80%由沙門氏菌引起,而在引起沙門氏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肉類等動物源性食品,因此沙門氏菌是公共衛生學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人畜共患病的致病菌之一。
-
菌種鑒定菌種鑒定是通過對菌株的形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遺傳特性等進行分析,以確定其所屬的菌種分類的一種方法。菌種鑒定是綜合應用分子生物學信息、細胞化學組分數據、菌株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和細胞形態學特征的多相分類學手段確定純培養物的分類地位。